
• 栏目
研究性文章
PCI术后支架内再狭窄的危险因素及新型预防策略探讨
关键词:
摘要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支架内再狭窄(ISR)是影响长期疗效的主要限制因素。本文系统探讨ISR的危险因素及新型预防策略。研究表明,ISR的发生与患者(如糖尿病、炎症状态)、病变(如复杂分叉病变)、手术操作(如支架膨胀不良)及支架(材料、设计)等多因素相关。近年来,新型药物涂层支架、可吸收支架及靶向药物洗脱技术显著降低ISR发生率;抗增殖药物(如雷帕霉素衍生物)和抗炎治疗取得进展;基因治疗与内皮修复技术为生物干预提供新方向。此外,血管内成像指导的精准操作及术后综合管理(抗栓、危险因素控制)进一步优化防治策略。未来需通过多学科协作推动个体化防治体系的建立,以改善患者预后。如何引用
马春媛. (2025). PCI术后支架内再狭窄的危险因素及新型预防策略探讨. 临床与护理, 1(1), 66–69. 取读于 从 https://sci-open.net/index.php/CN/article/view/963
下载引用
参考
严玮,刘圣好,吴克霞.中青年与老年冠心病患者病变特点差异及PCI术后支架内再狭窄的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2024,16(4):466-468.
侯小东,张鹏,王新宽,等.Lp-PLA2,PAR-2,AOPP联合检测对PCI术后支架内再狭窄的预测价值[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24,40(18):2695-2698.
李景莎,丁超,汝磊生,等.依洛尤单抗治疗对冠心病PCI术后支架内再狭窄并LDLC不达标患者的临床效果[J].临床误诊误治,2024,37(2):57-62.
迪达尔·巴合提,赵亚楠,韩轶.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支架内再狭窄的中医研究进展[J].临床医学进展,2024,14(2):2759-2764.
刘静,王惠,王方珍.GDF-15,VEGF,CXCR4与冠心病PCI术后支架再狭窄的关系[J].承德医学院学报,2024,41(6):467-471.
版权
未提供许可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