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应急管理生命周期视角下基于行动者网络理论与政策执行模型的案例分析—基于蛋壳公寓破产事件
摘要
本文以蛋壳公寓破产引发的公共危机为研究对象,基于应急管理生命周期理论(PPRR模型),结合行动者网络理论与史密斯政策执行模型,系统分析长租公寓市场危机的演化逻辑与政策执行问题。蛋壳公寓通过“高收低出、长收短付”模式快速扩张,因资金链断裂引发租客被逐、房东收租难等矛盾,政府介入后虽出台监管措施但未完全化解市场深层问题。理论层面,整合危机生命周期、多主体互动及政策执行四变量构建复合分析框架,揭示危机演化中政策滞后性、主体利益冲突及监管平衡难题。危机前政策鼓励下多主体利益表面统一,但企业风险未被监测;爆发期主体矛盾激化,政策执行滞后加剧损害;恢复期强监管降低风险却抑制市场活力,催生新矛盾。最后立足研究结果提出改进建议。1.案例概要
1.1整体概要
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流动人口增加,住房租赁需求显著上升。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以促进激励租赁市场的发展。在这一背景下,以蛋壳公寓为代表的分散式长租公寓迅速崛起。蛋壳公寓通过高收低出、长收短付的经营模式,以及与租金贷平台的合作,快速占领市场。然而,这种激进的扩张策略最终导致其资金链断裂,陷入破产危机,引发大量租客和房东的纠纷及社会问题。
随后,政府出台相关措施、政策对其应对和处理,暂时稳住事态。虽然很多租客房东在有关社会主体帮助下挽回了一定权益,但绝大部分人都在这场危机中被深深伤害。而政府的一些新措施,也并未真正满足各方诉求和促进长租公寓市场的长效良好发展。
1.2矛盾冲突
一是高风险的经营模式,公司通过借贷吸引租客,租客提前支付全年房租,而公司则按月支付给房东,资金链断裂导致无法支付房东租金。租客在不知情或被诱导的情况下签订贷款合同,导致一旦企业资金链断裂,租客和房东的权益均难以保障。
二是政策监管不足,长租公寓市场的监管体系不完善,准入门槛低,经营缺乏规范。政府对长租公寓的监管政策滞后,缺乏有效的法律法规和监督机制。
三是社会影响,蛋壳公寓的破产事件引发了大量社会矛盾。租客面临无家可归的困境,房东无法收到租金,双方利益受损。此外,部分租客因维权无门选择极端方式,引发社会关注和不安[1]。
1.3案例过程
初期发展:蛋壳公寓于2015年在北京成立,利用互联网技术采用线上租房模式,迅速发展成为市场巨头。
疯狂扩张:通过融资和租金贷模式,蛋壳公寓在全国范围内疯狂扩张,运营公寓数量达到44万间。
租客困境:租客在签订租金贷合同后,租金已提前支付给蛋壳公寓。然而,当蛋壳公寓资金链断裂,无法支付房东租金时,租客面临被房东驱逐的风险。许多租客在无处可去的情况下,选择抱团维权,甚至出现了极端事件。
房东困境:房东与蛋壳公寓签订了长期租赁合同,依赖租金收入支付房贷或生活费用。当蛋壳公寓无法按时支付租金,房东面临收入断裂,不得不采取强制措施收回房屋,与租客发生激烈冲突。
政府介入:2020年,蛋壳公寓因资金链断裂无法支付房东租金,爆发大量维权事件。政府和相关部门逐步介入,出台一系列政策和措施,试图通过资金监管和规范市场行为来解决问题[2]。
2.理论基础
2.1行动者网络理论
行动者网络理论(act or network-theory,ANT)由法国社会学家布鲁诺·拉图尔(BrunoLatour)在米歇尔·卡龙(Michel Callon)和约翰·劳(John Law)等学者的理论基础上于 20 世纪 80年代中后期构建。
行动者网络理论有三个核心概念——行动者、网络和转译。行动者网络理论中的行动者具有两个特性:一是能动性,二是广泛性。能动性即行动者具有主动的造成差异的能力。任何通过制造差别而改变了事物状态的东西都可以被称为“行动者”。
网络是指一系列行动的缔结,指的是一种描述连接的方法,强调工作、互动、流动、变化的过程。
转译是指在行动者之间、行动者和条件之间进行谈判、动员、代表和置换的过程。转译过程是行动者网络的核心环节,包括问题呈现、利益赋予、征召和动员四个基本环节。
其考虑到了许多不同的因素,有助于理解不同背景下事件成功或失败的原因。同时,它也是一个极其强大的规划工具,能够确定事件发生的必要环节[3]。
2.2史密斯政策执行模型
史密斯政策执行模型是由美国政治科学家戴维·布莱曼·史密斯(Did B. Smith)在1980年提出的。该模型主要用于分析政策的执行过程,并以系统化的方式描述了政策执行的核心内容。
史密斯认为影响政策执行效果主要涉及“四个变量”:(1)理想化政策,具体包括政策目标的明确性、完善性、可操作性等。(2)执行机构,主要负责政策执行。(3)目标群体,指受政策影响的直接对象。(4)环境因素,涉及影响政策执行的宏观因素。
他指出政策执行就是四个变量彼此互动、相互影响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可能会产生冲突造成“紧张”关系,需要采取制度化或非制度化的形式对“紧张”关系进行处理和反馈,确保四个变量之间的协调,进而不断推进政策执行。
2.3危机管理的PPRR模型
目前,应急管理的研究大多主要从公共危机事件的全过程展开。而基于应急管理的生命周期理论已成为广泛应用的理论模型。本文采用PPRR模型,其将突发事件应急管理过程看做四个阶段:前预防期(Prevention)、前准备期(Preparation)、爆发期反应(Response)和结束期恢复((Recovery)组成的危机管理通用模式。
在危机前进行预防,做好潜伏危机识别、风险评估工作,找出可能导致危机发生的致灾因子,采取有效措施消除风险源;在危机前进行准备,需要制定应急预案、建立相应的运行机制,并且对预案中相关的组织机构、人员和物资进行落实;在危机爆发期反应,需要相关部门、人员及时反应利用好各项资源和前期准备处置突发事件,减少危机损害:在危机结束期恢复,需要评估人员、经济等损失,帮助受灾人员恢复至灾前的生活状态,进行救济工作[4]。
2.4理论适用性分析
首先,本文涉及到租客、房东、公司、政府有关部门等多个主体,他们之间也存在着主动行为与互动,并且这些行为互动相互影响相互联结,构成了实践的“行动者网络”。其次,本文的一个核心主题,就是探讨政府通过什么样的政策和监管可以让长租房公寓市场有序良好发展,同时政府政策对于整个案例的影响贯穿始终。最后,案例到后期演变成了一场社会公共危机,所以用危机管理的生命周期视角来看待其全过程。
3.分析框架
Figure 1.1 分析框架
本文首先以应急管理的生命周期理论为主要展开视角,将整个事件按照PPRR模型划分成四个时期,在不同的应急时期用相关理论进行分析。
其次,案例一直关注政府层面的政策和其对于整个事件的效果,所以本文选择了史密斯政策执行模型来分析案例中政策执行整体的问题,并且通过反馈的环节将政策纳入后面行动者网络的整体进行分析,同时行动者网络的分析也可以作为环境因素纳入模型中,两者相互整合。
最后,本案例涉及的“行动者”较多,且主体之间都存在自身的主动行为和互动。本文运用行动者网络理论对事件中各主体的行为互动进行系统综合分析,理清存在的各项矛盾、问题和成因。
4.案例分析
4.1危机前的预防和准备时期
这一时期,政府的政策表现为鼓励支持房屋租赁市场的发展。
在行动者网络理论中,这一时期的主要问题表现为各主体的需求,租房者需要方便高效的找房和高质的房源,房东需要高效省心的租房渠道,政府想解决大城市住房问题,微众银行获取利润,而公司则想从中获取利润并且创造出了更好的模式、整合了资源。大家的利益需求在表面上整合统一了,并有政策支持、政府鼓励的行动者作用。于是在征召与动员过程中,各行动者的行动都表现为正常有序的行为互动,形成了一个表面上发展良好的行动者网络。
而在这样的环境因素下,政策执行正常进行,政府在没有受到异样反馈的情况下继续运作。
这一时期是危机前的预防和准备,可蛋壳公寓为了自己利益的不良经营模式和行为却在悄然进行,为后面危机的大规模爆发埋下了隐患。
4.2危机的爆发期
4.2.1危机爆发前期
这一时期,行动者网络的情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与前期不同,此时各行动者间的利益出现了不统一和很多的矛盾冲突。首先,危机爆发的导火索当然是蛋壳的暴雷,并且其与其他行动者都有很大的矛盾,导致了问题化。而在这种情况下,租客要继续还贷、还可能继续住不了房子;房东收不齐房租、还可能继续租不了房子;微众银行可能收不了贷款;政策被攻击......在这种情况下,租客与房东、租客与微众银行、租客房东与政府......,行动者网络的转译过程表现为激烈的矛盾冲突和利益诉求,形成了这一时期的行动者网络。
作为危机爆发前期,案例出现了损害个人权益、影响社会秩序甚至恶劣事件等危机表现。在危机爆发前期,政策执行受到了一些环境因素的反馈,可滞后性使得这一时期政府政策执行并没有发生显著变化。
4.1.2危机爆发后期
这一时期,经由危机爆发前期的反馈、多主体的努力推动,使得政策进入了改变和执行。各地为蛋壳事件成立了专门的项目组,同时也出台了很多规范监管措施。专门项目组作为执行机构,在危机中帮助了许多个体维权,也用相关政策防止了新的危机的再次出现。
而政策的转变也为行动者网络的转译过程提供了新的问题化过程,政府相关部门的努力使各主体的权益得到了一定的维护,各行动者再次为了自己的利益而进行互动,不少租客得以解约和解除租金贷,各行动者也逐渐退出了相关的行动者网络。可是整个事件过程带来的对他们的巨大伤害,却一直存在。
在这一时期,政府的反应相对较快,在一定程度上减弱了危机的不良影响,可是因为前期预防和准备的不足,案例危机产生的危害依然十分严重。
4.1.3危机结束恢复期
虽然蛋壳暴雷的事件暂告一段落,但是由它引出的长租公寓市场的问题却仍发人深省。危机和相关主体带来的反馈仍然在进行,各地也在不断地进行着新的政策制定,在政策执行过程中严加监管。
公共危机的出现和解决,并不会影响长租公寓市场的存在和继续发展。主体仍然有着自己的利益诉求,但新的政策所引发的新的问题化过程让这些行动者在转译过程中感受到了这些新政策的不足。强监管的政策很大程度上减弱了一些危机的风险,可是同样,这也增添了很多成本、复杂性等,不利于长租公寓原来的惠民利民的目标。公司管理管理成本等增加、程序流程变复杂,使得房东收益变少,租客成本变高,整个市场也表现地比较低迷[5-6]。
5.改进建议
5.1建立政府主动监测与反馈机制
从上面的分析部分我们可以看出,在政策执行模型中,政府是在接受到不良反馈之后进行反应,改进政策或制定新政策然后执行,但是这中间存在的反应滞后,恰是危机产生巨大危害和破坏的时候。
因此,应建立政府主动监测与反馈机制,可以成立专门有关部门和制定条例,在政策执行的过程中,对其效果影响进行评定然后主动反馈改进,主动解决问题,快速进行反应。
5.2主动问题化与解决
在上面关于行动者网络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到问题化和之后的转译这一过程总是由其他主体进行主导,从而导致后面发展不可控。
而政府应当担负起主导者的地位,在行动者网络中进行主动问题化,找到问题之后,提出相应的措施方法,投入到行动者网络中去对问题进行解决,即在第一个措施主动监测后在行动者网络中主导开展,进行问题的解决。
5.3危机前期做好预防准备
危机结束恢复期需要做的除了消除危机影响,恢复正常状态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功能则是防止新的危机的出现。现有政策和行动者网络下,原来的那种危机形式出现的概率较低,但是是否会因为市场低迷、个体利益诉求得不到满足而出现新的危机呢?
这个问题值得我们深思,整个案例分析过程也告诉我们,要进行危机管理,最重要的是做好危机的预防和准备。本案例中出现问题最大的环节也是在危机前期。
一方面,政府要探索建立更好的政策激励方式,尽量满足各方需求,减少冲突,防止新危机的出现。即不要“一刀切”,在做好风险管控和前面两个建议的基础上,放松管控,提高市场主体积极性。
另一方面,政府也要建立相关的危机应对机制准备,如援助资金、快速反应机制、专门部门条例等的建设。
参考文献
[1]吴莹,卢雨霞,陈家建,等.跟随行动者重组社会——读拉图尔的《重组社会:行动者网络理论》[J].社会学研究,2008,(02):218-234.
[2]李东泉,王晨哲,李雪伟.基于行动者网络理论的社区韧性研究:理论框架与应用分析[J].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34(05):60-71.
[3]郭俊立.巴黎学派的行动者网络理论及其哲学意蕴评析[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7,(02):104-108.
[4]Young, David, Ron Borland, and Ken Coghill.An actor-network theory analysis of policy innovation for smoke-free places: understanding change in complex systems.[J]American Journal of Public Health. 100.7 (2010): 1208-1217.
[5]李俊杰,陶文庆.兴边富民行动政策执行的制约因素与破解路径——基于史密斯政策执行过程模型的分析[J].民族学刊,2021,12(09):48-55+119.
[6] Yates B A .Securing Critical Infrastructure and the Built Environment[J].[2025-07-24].
参考
吴莹,卢雨霞,陈家建,等.跟随行动者重组社会——读拉图尔的《重组社会:行动者网络理论》[J].社会学研究,2008,(02):218-234.
李东泉,王晨哲,李雪伟.基于行动者网络理论的社区韧性研究:理论框架与应用分析[J].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34(05):60-71.
郭俊立.巴黎学派的行动者网络理论及其哲学意蕴评析[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7,(02):104-108.
Young, David, Ron Borland, and Ken Coghill.An actor-network theory analysis of policy innovation for smoke-free places: understanding change in complex systems.[J]American Journal of Public Health. 100.7 (2010): 1208-1217.
李俊杰,陶文庆.兴边富民行动政策执行的制约因素与破解路径——基于史密斯政策执行过程模型的分析[J].民族学刊,2021,12(09):48-55+119.
Yates B A .Securing Critical Infrastructure and the Built Environment[J].[2025-07-24].
版权
未提供许可协议